御宅书屋 - 综合其他 - 状元家的卷王小夫郎在线阅读 - 第228章

第228章

缺少启发以及展示才华的机会。

    苏信白点头,“书坊的章程差不多定下了,我过几日便会开始收稿。”

    苏信白给秋华年看自己的计划,新书坊的名字定为“齐民书坊”,借了已经流散失传的古书《齐民要术》之名,以此表达书坊“齐天下万民之需”的理念。

    收书稿的告示也写好了,届时会在贡院附近的布告栏和祝家产业张贴。

    书稿凡过初选,皆会给评语与五两银子的润笔费,可以修改后重投,如果最终选用刻印,还会再给二十两银子的润笔费。

    之前祝家的书坊收书,话本等常见的闲书统一是五两银子,名气极大者会提高到八两,其余书籍根据质量出十两到十五两不等。

    齐民书坊的开价在襄平府书坊中独树一帜,但要求也是最高的,按苏信白在收稿告示中所写的标准,没有点真本事,根本不可能过稿。

    看着一应俱全的章程,苏信白心头微烫,原本死寂如雪的精神重新活了过来。

    这个书坊真正办起来后,大江南北,世代春秋,他的名字都会与书紧紧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只在祝家的族谱上记一笔苏氏。

    他站在桌案前发怔,从清淡的眉梢到单薄的肩膀,全部映入祝经诚盛着柔情的双眸。

    ……

    除了隔几日去庄子上检查一下棉花育苗情况外,秋华年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数学书上。

    苏信白的收稿告示张贴出去后,在襄平府文人间引发了不小的讨论。

    那些平日靠写书为生的落魄文人,有的虽然眼馋高额的润笔费,但不会写齐民书坊要收的几种书,有的则暗暗有了想法,决定动笔一试。

    不靠这个赚钱的读书人们看见“齐天下万民之需”的理念和收稿告示上的要求,也各有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