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书屋 - 综合其他 - 公主殿下的在逃青梅在线阅读 - 第202章

第202章

一个措手不及,约莫这老东西从未料到,苏韵卿这起落频仍的毛丫头能在短时间内有了手眼通天的人脉网,遍布京城与地方。

    苏韵卿散布谣言令他的民心大增,萧郁蘅更是火上浇油的在士大夫间穿插宣扬,令一众底层之人期待方尚书正位大相公造福万民的呼声甚嚣尘上。

    朝中官员在认清苏韵卿入职中书,手握大权的形势之后,隐隐猜到了她鼓动方尚书成为众矢之的,实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用意,为讨好她便也有所动作,与李景行暗中筹谋的密查疏漏计策一道并行,自地方到中央,皆有无数眼睛盯着工部尚书的一举一动,翻此人的旧账。

    待到方尚书察觉异样,在宣和殿叩头乞求致仕还乡之时,帝王的忌惮之心已经被逼迫到了顶峰。

    而舒凌的御案上,彼时已经摆满了弹劾方尚书及地方依附于他的党羽贪墨赈灾修缮与兴修河道工程款项的奏疏,更有暗中为他献孝敬,请求日后拜相多加照拂的数封亲笔手书。

    君权至尊,不惟甚嚣尘上的呼声裹挟,是集权王朝一以贯之的古来规矩。

    是以,不出一个月,方府便落于尘泥。除却大长公主外,男丁流放边疆充军永不录用,女子充入掖庭。

    一场无有硝烟却极尽危险,步步杀招的政敌角逐,以苏韵卿与萧郁蘅二人和李景行里应外合的胜利告终,地方官吏被波及的亦然不在少数。

    萧郁蘅默默支持着苏韵卿的选择,行事并未出现半分疏漏,格外审慎,配合的节奏更是分外默契。

    即便最后复盘,苏韵卿都不得不发自内心的给人竖起一个大拇指。

    萧郁蘅论权术或许有所欠缺,但识人用人的直觉,一向出彩。今次筹谋事情,更是进步鲜明,严谨行事,可圈可点。

    陛下不知作何考量